銀中楊(Populus alba×p.betolinensis)干形通直,表皮光滑,葉面深綠色并具光澤,葉背被有白色絨毛,隨風瓢動,銀光閃閃,異常美觀。植株雄性,不飛花絮,抗寒性強,是我國北方地區優良的觀賞、綠化樹種。目前在行道綠化中廣泛應用。但該品種采用常規的硬枝扦插繁殖方法,成活率較低。為節省條材,加快育苗進程,在夏季結合修枝進行嫩枝扦插,成活率可達85%,苗高40—50厘米。翌年移栽,秋末苗高可達2.5米以上,高于常規的硬枝扦插苗。
一、圃地作床
選擇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床,床向為東西走向,床面寬1.0米,長度10—15米。用鐵鍬和耙子把床面翻松、整平,要求表層土壤細碎疏松,無土塊。床面與地面相平,然后,在土層上面鋪過篩的新河沙,沙子厚度4—5厘米,四周用磚或木條封閉,噴施4%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。
二、罩遮陽網
在床的上方和四周罩上遮光率為90%的遮陽網遮光,高度不低于2.0米,以便作業時人行走方便。
三、剪取插穗及插穗處理
6月上中旬結合修枝,從大苗上剪下當年生半木質化的萌條,剪成長約12—14厘米的插穗,頂端兩片葉子保留,葉大的將葉片剪去一半,要求上剪口距上端芽1.0—1.5厘米,剪口兩端均平截。然后整齊地捆成捆,上下不要顛倒,下端口放齊,插穗不可剪取過多,最好隨插隨剪。
配制濃度為1000×10的負6次方的ABT1號生根粉溶液,將插穗基部2厘米左右浸入藥液中速蘸1min。
四、扦插
插前用噴壺在床面上噴透水,然后按6厘米×8厘米株行距直立扦插,扦插深度2—3厘米,插后立即用噴壺澆透水,使插穗和沙子緊密結合,然后噴施0.2%的多菌靈溶液進行葉面消毒預防病害,最后在插床上罩上塑料小拱棚,棚高50厘米。
五、插后管理
(1)放風 扦插后每天日出前將塑料棚兩側掀起放風,放風時間隨著扦插后的日數增加而逐漸加長,一般最初半小時,以后逐漸增加到1h、2h。
(2)濕度管理 每天放風時用噴壺往床面上均勻噴水,水量以普遍淋濕葉面為宜,棚內濕度要求保持在90%左右,使枝葉保持新鮮狀態以利生根。
(3)溫度管理 一般棚內溫度23—29℃為宜,當棚內溫度超過30℃時,必須用噴壺或其它噴水設施往塑料棚上面澆冷水降溫,遇上高溫天氣要隨時觀察,隨時降溫。
(4)預防病害 扦插后每隔7d,向葉面噴施多菌靈0.2%的溶液或甲基托布津0.17%的溶液,預防病害。
六、撤塑料棚及遮陽網
一般插后半個月左右就可生根,20d后逐漸撤除塑料棚,在日落后先將塑料棚兩邊打開,2—3d逐漸撤完。30d后在晴天傍晚或陰天將遮陽網撤掉。
七、移植
翌年4月上旬將扦插苗按20厘米×60厘米株行距在圃地平茬移植,以后管理同常規的作業管理,培育2—3年即可出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