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在近兩年修剪樹木過程中發現,在衡水地區有10%左右的法桐和垂柳受到天牛危害,主要危害的天牛有兩種:即桑天牛(又叫鐵炮蟲、哈蟲)和梨眼天牛(梨綠天牛)。據調查,街道上定植3 年的垂柳上發生頻率為11.3%,定植5年的則有上升趨勢,最高可達15 %(其中以黃金柳最厲害,發病率為18%以上)。法桐稍輕些,但也在8.5%左右。大樹受害后,多數表現生長勢衰弱,受害枝生長量變小,慢慢枯死,幼樹受其危害,樹冠內骨干枝長勢衰弱或枯死,造成樹形紊亂影響了樹冠的正常擴大,造成對法桐和垂柳整形的困難。 兩種天牛為害主要是以幼蟲蛀食枝干,啃食嫩枝皮層,使受害枝內空外傷,生長衰弱,葉色變黃,嚴重時枯死。
1.桑天牛為害狀及發生規律:
幼蟲蛀食樹干,主枝及較粗側枝木質部,受害枝干上每隔一定距離有一排糞孔,幼齡幼蟲排出紅褐色細繩狀糞便,老齡幼蟲排出鋸末狀糞便,蟲蛀洞內無木屑及糞便,成蟲啃食嫩枝皮層和芽、葉。發生規律:2~3年完成一代,以幼蟲在枝干內過冬,老熟幼蟲在蛀道內兩端塞木屑作室化蛹,15~20天后羽化鉆出,啃食枝干皮層,葉片和嫩芽。7~8月為成蟲發生期。成蟲產卵多在粗10毫米左右的枝條,將表皮咬成U形傷口,產1~5粒卵,經二周后孵出,幼蟲向上蛀食1厘米左右的皮層后鉆入木質部為害。每蛀食5~6厘米時向外蛀一排糞孔,由此排出糞便堆在地面,成為防治幼蟲的主要標志。
2.梨眼天牛為害狀及發生規律:
幼蟲蛀入3~4年生枝條內為害木質部,蛀孔呈扁圓形,孔口樹皮破裂,充滿煙絲狀糞便,成蟲蠶食葉片。發生規律:2年發生一代,以幼蟲在被害枝條內過冬,成蟲發生期為5月中下旬?6月上旬,成蟲產卵多在1.5~2.5厘米粗的枝條上,將樹皮咬成八卦紋形狀傷痕,產卵于傷痕間,產卵10多天后,幼蟲即孵出,啃食皮層約1個月余后蛀入木質部為害,多順著枝條生長方向蛀食,蛀孔深6~9厘米。
防治措施:
1.成蟲發生期在城市法桐、垂柳或其它喬木較多的地方捕捉成蟲。成蟲不易飛動,敲動枝干震落成蟲即可捕殺,桑天牛蟲體較大,體長36~46毫米,體色褐黑。觸角鞭狀較長,鞘翅基部有許多黑色有光瘤狀突起,可辨認,梨眼天牛體長較桑天牛小,約8~11 毫米,鞘翅藍色,有金屬光澤,容易辨認。在成蟲發生期結合防治其它蟲害噴50%兌硫磷2500倍液效果不錯。
防治卵:成蟲產卵期,尋找出產卵的傷痕,用刀將蟲卵擠破;或用80%敵敵畏50倍液涂于傷痕處。
3.捕殺幼蟲:
(1)找到蛀孔,用鐵絲捅開蛀道塞上浸進藥液的棉團,用泥封蛀口;
(2)用注射器向蟲洞內注射藥液均可。一般用80%敵敵畏50倍液或40%的樂果乳劑50倍液均可。 注意:藥殺幼蟲的關鍵是找到蛀口,根據地面新鮮糞便的位置,垂直向上的枝條就可以找到。施藥后,清除樹下糞便過幾天復查,如無新鮮蟲糞說明蟲已死,否則為漏治的,應再補治。